
8月6日星期五,最後一天的行程與任務,就是帶著滿滿的收穫、回憶與戰利品踏上歸途返家。
Anne 說,行李很神奇的重了3公斤!她還說,幸好我替她在行李箱裡多放了一個折疊起來的帆布提袋,正好拿出來派上用場。
同房的另兩位女同學則拼命試圖要把所有東西塞進行李箱裡,幾乎蓋不起來,還在電話裡向家人求救:「媽,當初妳是怎麼把我的衣服塞進去的?」
8月6日星期五,最後一天的行程與任務,就是帶著滿滿的收穫、回憶與戰利品踏上歸途返家。
Anne 說,行李很神奇的重了3公斤!她還說,幸好我替她在行李箱裡多放了一個折疊起來的帆布提袋,正好拿出來派上用場。
同房的另兩位女同學則拼命試圖要把所有東西塞進行李箱裡,幾乎蓋不起來,還在電話裡向家人求救:「媽,當初妳是怎麼把我的衣服塞進去的?」
8月5日星期四,Anne 在新加坡學校的最後一天。
早上接待家庭準備的早餐是泡麵,雖然很香,但是吃起來有點趕,差點遲到。
中午 Anne 和一群台灣同學來了個「快閃」:跑到學生餐廳用餐區喊校呼(吃飯的學生聽到了有鼓掌)、用馬來西亞文喊「立正」、唱青奧主題歌,歌詞最後一句是「GO」,於是唱到「GO」就全體跑掉了,一面跑一面喊「好丟臉」。
年輕時代真是個離奇的階段,做一些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奇怪很沒道理的事,自己可能也有點莫名所以,但卻藉由這樣的舉動留下歡聲笑語以及難忘的回憶。
8月4日星期三。Anne 說,今天累死了,因為在學校爬了另一座塔。
有人因為昨天攀岩,今天手不能使力了。
Anne 破皮受傷的手,隔著OK繃碰觸仍會有些痛。
物理課還是聽不懂,Anne 坐在教室後方聽另一位同學發洩情緒聽了一堂課~
8月3日,星期二。早上在明亮陽光中醒來。
高中同學芬來電,相約共進午餐。多年不見,她還是那麼苗條~
想想時光真快,當年我就像 Anne 現在這樣的年紀,跟芬一起穿著白衣黑裙在高雄女中度過青春年華。
回首翻閱那遠去的十七歲,不知天高地厚的單純與傻勁,憧憬著未來與遠方。我尤其難忘年輕時的恣意與快意、幻想與夢想、校園那艷紅的鳳凰花以及黃澄澄的波斯菊。
後來,我們上了大學、交了男友、結了婚、有了小孩… 光陰如流水一樣的不停向前奔逝而去~
8月2日,星期一。
今天我到公司去。本以為二校稿件應該快搞定了,但因為種種變數,還是修得滿篇紅字與各色螢光筆。
處理稿件真是瑣碎的事,尤其這次是新產品,不斷的有新考量、新狀況、新決定、新改變,每次一翻盤就要從頭再檢視與修改。
還包括要處理一些人的問題,因為要合作就要調整情況面對不同的窗口,大家各有做事的方式與個性,要趕快設定好應對模式。
不過我倒沒有厭煩,只覺得又學到很多東西,還蠻好玩。
8月1日星期日,月曆又翻到新的頁面,時間過得好快啊!
因為 SKYPE 相對來說還算便宜,再說,價錢怎能阻擋母女倆的對話呢?既然 Anne 放假在家逍遙,我們也就卯起來聊天,感覺就像不曾遠離。
中午和晚上打電話過去的時候,她幾乎都在寫日記、看電視,她說已經習慣一面寫日記一面配電視,因為反正房間有電視,又沒人搶頻道(而且媽媽大人也不會冒出來)。
看了些什麼?綜藝大哥大、劉謙變魔術、台灣龍捲風、周杰倫……早上還看了多啦A夢……
31日星期六,學校放假,Anne 和正妹與接待家庭共度。
這部分行程完全尊重接待家庭的自主性,根據他們的平日生活習性與喜好,安排假日活動、或不安排活動而居家度日。
雖然 Anne 昨晚因為參加台北代表處的晚宴而比較晚睡,但是還好從台北帶了鬧鐘去,發揮了作用,早早起床,沒有像在台北時一樣睡到自然醒然後直接跳過早餐。
接待家庭還稱讚說,Anne 昨晚晚睡,今天還這麼早起床。
30日星期五,中午兩人去吳興街吃排骨湯。
下午在國際會議中心一樓喝咖啡、看稿件。因為丹尼爾的朋友送了幾張咖啡劵,31日到期。
反正有咖啡劵,不喝也是作廢,我先後喝了冰咖啡和甜菊茶。
29日星期四,最近我手頭上的工作逐漸告一段落,開始收尾;丹尼爾則從下週開始排滿行程,這兩天我們趕快先「及時行樂」。
晚上到師大路一帶去吃晚餐,本打算要在師大夜市逛逛再挑一家中意的餐廳。
途中在巷弄裡先經過一家「紅茶任你喝到爆」的餐廳,看起來價格頗優且紅茶免費續杯。就在我們繼續往前走逛的時候,忽然飄下雨點,看來這是天意,我們折返這家「紅茶任你喝到爆」(連店名都沒有記起來~)。
28日星期三,一個星期很快又過了一半,新加坡的參訪遊學之旅也已經進行一半了。
Anne 昨天沒有意識到她的手機在響,今天則是被手機鈴聲嚇到,據說鈴聲是什麼「Come baby」~
我想,很多事情因為不習慣、不熟悉,還需要適應;但是等到適應時應該也差不多是離去的時候了。
人生不斷在變動,在迅速變遷與不確定的環境中能夠應變、有彈性、獨立思考,是我最希望孩子能具備的能力。
27日星期二,早上十點多,我忽然接到 Anne 的電話,當下嚇了一跳,擔心這時間是不是有什麼大事。
原來是學校上體育課,Anne 因為 沒有帶泳衣,所以「閒閒沒事幹就打電話回家」。當然也少不了要問我們在家是否安好啊、媽媽大人的稿件如何啦…
有了手機還真好用啊!是接待家庭的爸爸借給她使用的,裡面大約有100元的額度(我換新加坡幣時,新台幣兌新加坡幣大約23.5:1元)。
本來學校在攜帶物品清單上列出了泳衣,我以為是要在飯店游泳之用哩!
26日星期一,晚上大約九點多,用 SKYPE 打電話到接待家庭給 Anne,問她這兩天好不好。
她說:很好,已經會燙衣服了,是阿姨教的,她覺得我們家不燙衣服很奇怪。
問起有沒有幫忙做些家務,她說有。
25日星期日,我暫時放下工作,不急也不忙,享受假日的悠閒。
住飯店的時候,我就變成「好命的夫人」,起床之後下樓就可以吃到熱騰騰的早餐、來碗稀飯與幾道小菜、小圓餐包,再來杯咖啡,翻看今日二份報紙,多麼悠哉~
我的高中好友趕來與我聊了一會兒,簡單用餐,便展開她忙碌的一天行程。真是令我自嘆不如。
24日星期六,我們一家三口都不在台北的家,以旅人的身分離家在外,分別住在高雄與新加坡。
有邀約請丹尼爾到高雄講課,課程跨兩天,所以必須過夜。
我不想一個人留在台北,就順便跟著南下,還可以回家跟父母吃飯。
23日星期五,本來今天卡了兩件重要工作,讓我覺得時間追著我要咬我。
很神奇的,竟然事情又都不約而同延到下星期去了,這才稍微有心情沉澱一下,可以好好整理思緒來慢慢處理。
腦袋裡浮現一句話「緊事緩辦」,果然還是事緩則圓。
直到晚上八點多才想起來應該要看「黑執事」,那就等晚上12點的重播了。
時間跑得飛快,一溜煙就不見了。
時間跟鈔票一樣,老是讓我覺得不夠用!
工作這件事,除了賺錢,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吸引注意力集中,沒有太多時間去想東想西。
雖然我還是很想念孩子,不過我也發現,我沒有想像中那麼擔心。我想孩子會有自己的出路與天空。
當然我心裡還是有著牽掛,就像是一條絲線緊繫著遠飛的風箏。
21日星期三晚上接近十一點,電子郵件終於傳來這兩天的活動日誌。
行前說明會時,「跑路主任」(據說他因為常跑步而得到此一稱號)即曾說明,在每天活動結束、開完檢討會後,師長們會記錄當天活動概況,包括文字與照片,並將資料統一傳送到家長和學生的電子信箱。
當下我實在很佩服這些師長,除了隨團照料學生、打點各項事宜與雜務、與新加坡相關人員交流,一天下來應該已經疲累不堪,每天晚上還要進行工作檢討、編寫活動日誌,果真需要過人的精神與體力。
20日星期二早上,送 Anne 去總召集學校集合,經過中正紀念堂的時候,高大蔥綠的樹叢中,蟬鳴響亮又熱鬧,既像早市人聲鼎沸,也像交響曲、又像奏鳴曲。
夏晨的陽光明亮且熱力十足,台北城市的一天正揭開序幕。
離開孩子之後,忽然覺得有點空空的,好像少了點什麼,油然生出悵然若失的心情,隔一陣子就想想她現在可能在做什麼、行程走到哪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