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晨間往埔里的路上,三峽、大溪一帶的高速公路兩旁滿是桐花的身影。
放眼望去盡是滿山遍野整片白茫茫花海,有些桐花則白撲撲的立在路旁彷彿伸手可及。
又想賞花,又要趕路到埔里與大夥兒會合吃午餐,有點兩難不好兼顧。但是車到三義,近在眼前映入眼簾的是滿山迤邐鋪展的桐花,丹尼爾還是忍不住又開始找尋可通達的山路去探險。
晨間往埔里的路上,三峽、大溪一帶的高速公路兩旁滿是桐花的身影。
放眼望去盡是滿山遍野整片白茫茫花海,有些桐花則白撲撲的立在路旁彷彿伸手可及。
又想賞花,又要趕路到埔里與大夥兒會合吃午餐,有點兩難不好兼顧。但是車到三義,近在眼前映入眼簾的是滿山迤邐鋪展的桐花,丹尼爾還是忍不住又開始找尋可通達的山路去探險。
每到春節期間,總覺得是進入一條分岔路,除了迎向另一個年頭的喜氣洋洋與大團圓,還得面臨一段作息大改變的日子,與平常的生活相較似乎是進入了另一個異次元的世界。
尤其今年年初我的工作忽然都撞在一起,竟然還遇上時間不夠、接不下來而不得已推掉的案件,一時之間忽然如此搶手,出乎我的意料之外,雖然看似大發,但是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重大。
年節假期鐵定延後進度,但仍然要收拾細軟、大包小包通通包上路,來一趟「西台灣環島行」。
到苗栗仙山去。
昨日下過大雨,稍稍減緩了炎夏高溫的炙人氣勢。
尤其車子彎進上山的山徑後,滿山蔥綠的樹林、撲面亂髮的涼風、隱在草深處的蟲唧聲、此起彼落的蟲鳴合奏曲…啊!這才是愜意的夏日~
元旦中午時分的龍鳳漁港,漁船靜靜停泊在小小的港灣中,岸上則是人群來往穿梭,除了遊客挑選漁貨、看熱鬧,小販賣著烤地瓜、香腸、花生等食物,魚販則在拍賣區裡聽喊價、批貨。
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龍鳳漁港。
從繁茂的叢樹枝葉與草地間望過去,視線可以貫穿崎頂子母隧道直達更遙遠的前方。
崎頂子母隧道,是個別有洞天的地方。
安靜、清幽、空闊無人、林木茂密,彷彿遺世獨立,也彷彿遺忘了時間與歲月,悄無聲息的佇立在曠地裡,任憑花開花落、春去秋來,它依舊靜默無語。
這碗50元的餛飩米粉還頗有分量,出乎我預料的大碗紮實。
尤其是那三片肉片,令我回憶起小時候吃麵的滋味,那時候麵上都會鋪著這樣的肉片。不過江記的肉片似乎還要厚些。
這樣一碗餛飩米粉吃下去,感覺肚子裡已經沒有空隙了。
13日星期六早上,一行四人到苗栗獅潭鄉的仙山去。
沒有炙熱的烈陽、沒有溼人衣衫的雨水,只有比冷氣吹來更涼爽宜人的風,很舒適,完全是出遊的好時機。
中午時分下山,正打算找地方吃午餐,剛巧迎面看到一個「五十年老店 日新飲食店」的招牌,就直接右轉,順著不算太寬的馬路前往尋覓。
這一切也算是意外的緣分吧~
本來已經打算離開尖山老街去吃午餐了,無意間闖進窄巷裡,沒想到~ 一排又一排的米粉跳入眼簾。
以前我只知道新竹米粉很有名,從來沒有想過苗栗也製造米粉。直到4月1日實地走一趟尖山的「米粉街」,才多了一些見聞。
我一直很喜歡看有關居家雜貨、室內布置與收納之類的書籍雜誌,也喜歡觀賞各類小物。
簡單乾淨的環境,只要運用巧思和幾樣有設計感的品項,就像畫龍點睛一樣吸引人,讓人的眼光來回賞玩、不捨得轉移。
我曾經想要「見賢思齊」好好把家裡打理妝點一番,後來發現,台灣落塵量很大,東西愈多灰塵愈多,最終還是走回「自然就是美」的路線,崇尚簡單樸實。
在園區漫步時,往往放眼望去就有種「哇!」的喜出望外,我喜歡這種未知與發現的探索過程,好像找到鑰匙開啟了一座秘密花園,正在探頭探腦的尋寶。
用餐的途中,沿路被花花草草和各式造景吸引,總是不經意就停住腳步逗留賞景與拍照。
這樣下去可就沒完沒了了,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先填飽肚子再說。
在花香和薰香當中,理智跟著香味飛上天際,飄到雲端遊盪去了。
我覺得「香草舖子」不只是紀念品小鋪,它其實營造了一個夢想園地,那種如詩如畫的氛圍,讓人陷入浪漫情境裡面,不知不覺就會掏出錢來,買下「幸福的感覺」。
除了「夢幻包廂」,另一個最得我歡心的空間就是「香草舖子」了。
我本來是要到洗手間的,進了門,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,嘩!
老闆,我想要訂這間包廂,可不可以把它留給我專用一兩個小時?
我想要躺在浴缸裡面來個長長的花瓣泡泡浴、點個精油、亮起一盞燭火、放幾曲音樂,陪我看書發呆冥想,最好還能夠來個下午茶,給我一壺花茶和幾碟手工餅乾與蛋糕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