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次的地質之旅,包括了北海岸、野柳,以及北投溫泉博物館。
這次安排是頗富教育意義的參訪內容,不過里程距離上拉得有點遠,畢竟從台北一路到北海岸再拉到北投,坐車時間蠻長,有些來去匆匆,在野柳的時間也受到壓縮,有點趕。
根據大家私下的意見,野柳還蠻好玩的;而參觀北投溫泉博物館這一項,可能是因為偏於靜態與單向式,有不少人覺得比較無聊。

【交流活動】地質之旅──北海岸˙野柳

這讓我覺得,安排活動是一門大學問。如何恰當的安排行程以免走馬看花、時間匆促;如何在「教育意義」與「趣味、吸引人」之間尋求平衡,都是值得細細思量的。




吃完午餐,就近到旁邊的海灘走一走、逛一逛。

很神奇,這處海灘竟然就是我們一家人在中秋節前一晚在這裡賞月的地點,真是太巧合了。




撿到的貝殼。
海水所沖刷出來的紋路多麼美麗啊~






路邊的平房裝飾得繽紛熱鬧,總會吸引眼光停駐在此。




台北市立圖書館北投分館,是一棟極有名的綠建築。




北投溫泉博物館的外觀是採用英國維多利亞式樣的風格。

它興建於西元1913年,是當時東亞最大的公共浴場,仿造日本伊豆山溫泉的方式。後來因為時空演變而逐漸傾頹。
西元1994年,北投國小師生因鄉土教學而發掘了這座荒廢的浴場。經過地方人士奔走請命,核定為三級古蹟。
西元1998年,成立北投溫泉博物館。




榻榻米大廳是傳統日本建築的做法。

我以前到這裡的時候,午後陽光在室外燦爛,榻榻米大廳一室靜謐,讓我深覺「歲月悠遠靜好」。我非常喜歡這老房子的穩靜安適感覺。






許多資料與今昔照片介紹北投走過400年的風華。

根據北投溫泉博物館的資料,如此介紹北投:
昔日為平埔族「北投社」所在,為台北盆地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,平埔族凱達格蘭社稱這個煙霧瀰漫、硫磺味四溢又充滿神秘感的地方為「patauw」,意思為「女巫」居住之地。












羅馬式浴場今昔。






于右任的題字。










地熱谷有青磺溫泉,溫度頗高。
由於高溫泉水中含有多種礦物元素,再加上許多因素所共同產生的作用,北投溪孕育出「北投石」,這是全世界唯一以台灣地名命名的礦石。




路人甲乙。

我很喜歡這張照片,覺得它訴說了大自然的美好與恩賜,而當人靜靜融入大自然當中去體會與感受時,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幸福。
在這紛擾的世間,沉浸在自然中享受片刻寧靜,多麼愉悅。




巧思設計的排水孔。




大概是路燈吧!造型很有意思,有樸拙的趣味。

我喜歡這一類日常生活中的特殊造型設計,沒想到 Anne 自己出門在外拍照時也能捕捉到這類趣味特別的景象。
母女之間竟然還是小有默契,應該是長久相處下來所培養的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


花博捷運列車。




新北投車站。

本來遊覽車可以載學生回學校再解散,不過 Anne 衡量以後覺得直接搭捷運回家比較快速省事,所以報備以後去搭乘捷運返家。

後續還有好幾場校外參訪活動呢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ice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