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外圍的日式平房,立在藍天下的靜謐中,綠樹自由自在向天空伸展。
我好喜歡這種安靜的古早小屋。
當木門在輕推下咿呀開啟,裡面應該是悠然自得的一方天地,歲月流過卻無聲。


陽光走過,木框小窗安然隱身在光影的遮蔭中。


小巷風情。
從羅東林管處的大馬路旁,看見這般景象,進去探探。
一戶戶平房,門前牆邊擺著許多小盆的花草,以前應該是宿舍之類的住處。
閒閒走過小巷,我彷彿回到童年小姑娘的年代。


小巷盡頭,出現了高高的檳榔樹和日式房子,還有大大的廣場。
其實還是林業文化園區的範圍,但是不知道房子的用途。


木窗木門的思古幽情。


我很喜歡這種環境和小屋。


日式房子旁邊是這樣的道路,綠樹夾道,安靜空曠無人。
道路向遠處延伸,我覺得好像一條神祕的時光隧道。


關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,查了一下資料,綜合整理之後,大致如此:
台灣昔日有三大林場:太平山(宜蘭)、八仙山(台中)、阿里山(嘉義)。
過去為了載運木材,興建太平山到羅東的森林鐵路,竹林車站是終點站。而羅東鎮也成為當時重要的木材集散地。

過去由太平山砍伐後運下來的木材,運抵此處之後,紅檜、扁柏等品質較佳的木材,便暫存放於貯木池,以增加它的抗腐蝕性。
而經濟價值較差的其他樹種則放置於貯木場。

由於剛砍下的樹木容易乾裂,必須先浸泡在水裡,防止木材裂開,使原木中的樹脂釋出,並延長木材的使用年限。

民國71年(西元1982年)太平山伐木終止。
民國93年(西元2004年),林管處規劃此地為林業文化園區,以彰顯太平山林業及羅東鎮發展的歷史地位。
林業文化園區佔地約20公頃,重現台灣林業縮影。

貯木池佔地約 5.6 公頃,動植物生態豐富。
豐富多樣的水陸植物,吸引大量生命棲息生長,林管處委託宜蘭大學教授陳子英等學者調查發現,共有70科129屬154種植物,15科16種陸棲脊椎動物,5目24科88種昆蟲,20科41種鳥類。




紅冠水雞的背影,在水中遠去。

我的確非常喜歡這個寬廣遼闊的貯木池。
水影映著天光綠樹,變化無窮。
風吹過處的水面波紋時時有不同樣貌,陽光照射下閃現著亮光點點。
我們還看到一些水鳥和白鷺鷥,水淺處可以看到許多魚兒。


另一隻紅冠水雞。




牠很悠哉的東晃西晃,尋找食物,遠遠好像看見牠叼起一條蟲子還是什麼,吃下去。


散步覓食之後,下水悠游。


欣賞水面漣漪與牠的倒影,很有意思。


好大隻的蜻蜓。


木頭上、水中,都有植物欣欣向榮。


陽光下的強韌生命力。

我非常喜歡這裡的安靜緩慢氣氛與步調,一處可以閒閒晃盪的空間,有點像時光靜止的桃花源。

不過我們是在星期四來的,不知道假日是否是人多嘈雜的情況…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ice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