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1月17日,「目送一九四九──龍應台的探索」紀錄片的全球首映會,龍老師在影片放映前致詞。
感謝「天下」雜誌伯爵茶的邀請,讓我有一個「保障名額」與會。
看這部紀錄片,如果能先看過龍應台的書「目送」(時報出版)、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」(天下出版),會更了解作者的思考脈絡。
「目送」書裡,記錄了父親過世、母親失憶、孩子飛向自己的天空,種種親情的牽掛,也引人思考自己父母的過去埋藏了什麼樣的記憶。
「我慢慢地、慢慢地瞭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」
這本書,讓我更加驚心於自己父母的日漸年邁衰老。
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」,則記錄了六十年前,在大時代巨輪下的顛沛流離。
「所有的生離死別,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,上了船,就是一生。」這句話總讓我覺得心揪在一起,感到非常的難過與不捨,這無數的小人物在動盪漂泊中浮沉,又如何能決定自己的命運呢…
個人歷史很重要,可以比對各家說法拼湊出歷史真相,因為歷史往往是成王敗寇,由勝利者寫歷史。需要民間各種資訊來補當中的缺口以及找出被掩蓋的事實。
這些小人物的故事拼湊出歷史的冊頁,但那些令我們難以想像的生命歷程卻總讓人為他們心疼。
中國人安土重遷,講求落葉歸根,但是這些小人物在時代的宿命中卻成為飄零的秋葉,在異鄉化為風中飛揚的塵埃,哪兒才是能落腳的自家土地呢…
我聽到好多人說,看這本書會心情難過到幾乎沒辦法繼續看下去,還有人會掉淚或大哭。
我自己也常常會有點承受不了。
在首映會之前,我就有預感,我知道我自己看完以後又要心情低落很久。
首映會在三立電視舉行,場地很專業,由主播陳雅琳主持。
出乎我意料的大陣仗。
當天來了許多貴賓,包括書裡接受訪談的許多長輩,以及嚴長壽先生等。
當天我一到三立大門外,赫然發現竟然要排隊接受安檢,包包都要打開檢查,連電梯也管制,一付戒備森嚴的架勢,原來是副總統要蒞臨。
副總統特別排開行程,全程觀賞紀錄片。
「目送一九四九──龍應台的探索」的企劃龍老師。
監製王小棣。她說話非常簡短有力不囉唆。
她是王昇將軍的女兒,但是她中性化的打扮常常讓人誤以為是男士。
王小棣的作品包括「魔法阿媽」「大醫院小醫師」「波麗士大人」等,都是頗有水準的佳作。
導演黃黎明。
她曾任「魔法阿媽」「大醫院小醫師」等戲劇的編劇,有許多出色的作品。
龍老師說,在工作過程中,黃導演總是有辦法讓人卸下心防,取得對方信賴,使訪談更有收穫。
這部紀錄片,由龍應台與失憶母親的對話開始,以小兒子邁向未來的旅途告終。如龍老師所說,如果過去已經過去,則未來在我們手上。
看到那些年事已高的長輩在影片裡回憶著過往,深深感受到他們心裡仍有許多尚未撫平的傷痛。
詩人啞弦講到離別時沒有回頭看母親,「我記得我沒有回頭…」
作家桑品載講到他十二歲時一個人流落在基隆,只能睡長凳子、撿生菜葉吃,聞著飯館的飯香時,人家問他「你餓了嗎?」
講著話的瞬間就落淚了,那樣的痛跟了六十年仍然會在剎那間崩潰,是怎麼樣的刻骨銘心…
書裡說,這些長輩心裡有個黑盒子,平常是鎖上的。
我覺得他們鎖住了一江洶湧的浪潮,平常在心裡澎湃激盪,有時稍微打開一條縫隙,整個浪潮就千軍萬馬浩浩蕩蕩而來,撲頭蓋臉讓人無法招架~
我覺得,影片和書籍所給人的感覺不同。
影片的視覺衝擊效果比較強烈、具震撼性,再搭配上音樂,很具有張力,很能帶動情緒。
書裡的文字敘述比較周延完整,比較能交代前因後果,讓人可以沉浸在其中細細去了解與體會戰亂中求生存的不易與無奈、堅強與希望。
兩者各有特色,我個人則還是偏好文字多過影像。
看完影片以後,龍老師回答提問。
她說,這是在歷史大門關門前五分鐘,趕快搶救的過程。
在訪談進行的過程中,有許多長輩走了,再不做就更來不及了。
在這當中,必須由無數的線索裡抽絲剝繭找線頭,往往是試了很多途徑之後才好不容易有一點收穫。龍老師也感謝所有給予協助的長輩。
而當她在追尋六十年前的過去時,當下此刻也做了這部紀錄片,既呈現了所發現的當年歷史,也記錄了此刻的歷史,作為後人日後追尋的依據,這具有雙重意義。
當「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」書籍出版後,目前有一個現象出來,就是有年輕人開始採訪自己的父母,甚至成立網站。
這是龍老師所樂見的,她希望大家搬個小板凳去聽聽父母說自己的故事。
結束後,我請龍老師簽名。
讀者請龍老師簽名。
邀請您一同來觀賞
「目送一九四九──龍應台的探索」紀錄片的播映
12月12日星期六14:00──三立新聞台
另外,紀錄片DVD已在各書店通路販售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