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海校園適合以悠閒的步調慢慢遊逛,用一種舒緩的節奏輕輕品味。
路思義教堂前,可以坐在草地上看書看雲看天空、發呆冥想、溜達奔跑…
廣闊的校區裡,充滿濃蔭的綠樹,也有不少林間小徑,涼涼的風和藍藍的天,可以盡情呼吸帶點浪漫的空氣。
在文理大道,還有許多唐式建築,散發著典雅中國風。

可惜的是,隨著時移境遷,今日的校園早已變了又變,不再是記憶中那清幽怡人、單純樸實的簡雅環境,而是矗立了更多新大樓與新建設,但是感覺與原來的唐式風格很不搭。
這種改變,讓人又想逛逛走走,瀏覽尋覓昔日喜愛的難忘風景,又怕看到面目全非的模樣。



清晨七點多時,濛濛靜靜的大地似乎仍未完全甦醒,籠罩著一層薄薄的睡意。

早上起床,出門散步。
略帶朦朧潮溼的空氣,許多枝葉茂密的大樹,讓人感覺清新。
樹上的鳥和麻雀非常熱鬧,像在開晨間會報、又像開討論會或辯論會,嘰嘰喳喳。
到後來,已經到了「喧譁」「嘈雜」的境界。
這是久居都市所無福享受的交響樂團大合奏。


◎松鼠
在樹影交錯間看見好多松鼠,身手矯健,在不同的樹木枝幹間盪來跳去。
尾巴輕輕晃啊晃、點啊點,又毛又有趣。




有人走過,牠們則在樹旁自顧自活動,互不干擾。
但是牠們警覺性也很高,如果我們是朝牠們本身靠近,牠們馬上一溜煙逃走了。



身手輕快靈活,在樹枝上穿梭來去,動作超快,常常神「鼠」見首不見尾、見尾不見首。



輕功了得,擺盪自如。





竟然還可以從枝頭跳躍到屋頂,儼然有飛簷走壁之高強武功。


◎林間小徑
校園裡有許多林間小徑,而且往往蜿蜒曲折無法一眼看到盡頭,營造出「林深不知處」的效果,憑添許多想像空間。







這一彎小徑竟然還穿插一片竹林。



這是當年的「情人小徑」,一起走在狹窄的小徑上可以在「無意間」製造出依偎的效果。

但是,以前是濃密綠蔭夾道,現在小徑兩旁看起來光禿禿的,失去了那種浪漫帶點曖昧不明情愫的「心頭小鹿亂跳」氣氛。
後來發現許多老樹都被白蟻肆虐蛀蝕,因而砍除了許多老樹。
許多樹身則留下白蟻啃噬的痕跡,樹幹中空或是樹皮脫落。



今日的情人小徑不復往日樹叢內的私密與浪漫。


◎林間小徑
文學院是我最喜歡的校園一角,在古色古香中,吟詩誦詞觀古文,很容易穿越時空跌落到書卷中的漢唐古風裡。


最最喜歡這一景。






文學院教室。

Anne 說「好像日本」…應該說日本很有唐朝風格吧~



文學院一角。



文學院一角。
老樹張開大傘,比屋舍還要高,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感覺。



文學院入口處,必須先拾階而上,經過穿堂進入文學院院區。
不是開門見山,而是迂迴穿堂入室。



文學院對面的學院。
早期校園內都是這種唐式建築風格。我喜歡。
感覺在這樣的建築內求學,有「士」的人文風格。

近二三十年來,學生人數暴增,比當初創校所規畫的容納人數超過許多倍,所以不斷的擴建又擴建,相對的也對原有環境造成改變與破壞。
例如當年我所熟悉的「東海小徑」,原先是穿行過一大片相思樹林通往東海別墅(現在成了東海夜市),但是後來為了建設新圖書館大樓而砍伐掉許多相思樹林。直到現在我幾乎很少接近新圖書館那一帶。



唐風建築、濃蔭大樹、大片草地,這是我最喜歡東海的景象。


◎文理大道
每次回東海,一定要來文理大道走走看看,才感覺是回來了。文理大道和兩旁的建築,算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原汁原味。(雖然還是多少有所更動…)
只是,在文理大道的盡頭那一端,原先守候著一片相思樹林和東海小徑,它們就像失去的香格里拉、追不回來的夢境。














◎昔日圖書館
我喜歡位在文理大道上的昔日舊圖書館,我喜歡這裡有種「風簷展書讀,古道照顏色」的人文氣息。




在樹影搖曳與綠意盎然中,飄蕩書香與求知的熱情、年輕與青春洋溢的飛揚。





現在它已經成為行政單位的辦公室了。



圖書館對面的建築。
我覺得這樣的風格比水泥大樓更有學術氣息與人文精神。
但是時代總是不斷向前飛奔,改變是不變的真理。
有些昔日影像就像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,我也只能捕捉今日的吉光片羽,留住那短暫相遇的瞬間。




2006年曾經到路思義教堂過平安夜,有令人難忘的宗教節慶氣氛。
2006年東海遊記平安夜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ice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