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10 月 1 日到 3 日,每天有兜風遊玩行程。但是每天都要接小孩放學,所以也跑不遠。
10 月 3 日那天,主要是到台北縣的九份和基隆市。
3 日中午十二點多,到基隆廟口的吳記去吃鐤邊趖,並且外帶三明治進來吃。
經過那口大灶的時候,感覺到熱呼呼的溫度,猛然想起中午正應該是製作鐤邊趖的時間。
老闆說正在磨米漿,「你們坐一下,慢慢吃,我們再十幾分鐘就好了。」
反正我們也沒事,悠哉悠哉吹著冷氣吃小吃。
星期五的中午,店裡只有我們兩人,倒也自由自在,不亦樂乎。
過沒多久,東西才正吃到一半,推車運送著一大盆米漿倒灶邊去,我們急忙把食物擱在桌上就追出去拍照。
灶上的大鐤正在煮沸滾水,旁邊的那盆在來米漿準備就緒待命中。
「趖」是慢的意思,原意是指液態物爬滾的動作,「鐤邊趖」照字面上解釋,就是在鐤的邊緣慢慢爬滾的意思。將在來米磨成米漿沿著鐤邊滾一圈,鐤中放一些水,鐤邊用火燒熱,一面烤一面蒸,用這種方法製成的米食叫「鐤邊趖」。
(取材自「百年吳家鐤邊趖歷史」http://www.100wu.com.tw/100wu.htm)
鐤中冒出陣陣白煙。
很久沒有看到這種景象了。
好像時光倒流,回到小時候的童年記憶。
水在鐤中沸騰著。
沿鐤邊快速刷上一圈油。
我本來以為老闆是拿著一把小鬃刷來刷油,看了好幾次之後,才發現其中另有玄機。
這不是小鬃刷、這不是小鬃刷!
那麼這是什麼呢?
終於看清楚了,答案揭曉!
芋頭!!
老闆說,一方面是芋頭夠硬,使用起來比較順手好拿。
另一方面,當芋頭在熱鍋上刷過去,也會留下淡淡的芋頭香。
這是在來米漿。
老闆不時還必須洗淨手,之後將手臂伸入米漿中攪拌,再洗淨手,可說是非常費事。
根據他的說明,要時時攪拌以免沉澱。
鍋中水滾,老闆舀起滿滿一碗米漿,略微等一下,讓多餘的米漿滴流回盆中。
眼明手快,將整碗在來米漿淋倒下去,沿著大鐤滾一圈。
蓋上蓋子一會兒,再度打開,鐤邊趖 OK 囉!
用一把炒菜鏟和一個圓鍋蓋來取下成品。
老闆說,最早阿公經營的時候,是一面做鐤邊趖,一面以鐤中的滾水裡同時煮蝦米等食料,然後直接把做好的鐤邊趖鏟到湯中一起煮,現場一碗一碗的煮好給客人。
但是後來客人愈來愈多,這樣的製作方式沒辦法即時供應足夠的量,所以只好改成先製作鐤邊趖備用。
嫻熟的工夫加上工具的輔助,身手很俐落。
順勢把整圈鐤邊趖成品慢慢拉起。
整圈鐤邊趖都拉上來了。
把鐤邊趖鋪排在圓盆子上。
最後會鋪成這樣一盆。
這是我們到店裡的時候就已經做好待放涼的。
盆子上的小洞洞大概有助於通風吧。
兩盆待放涼的成品。
大電扇對著鐤邊趖猛吹。
冷卻了之後,再以人工把鐤邊趖用剪刀剪成適當的大小。
這一切都是人工完成,實在並不輕鬆。
尤其爐灶邊的高溫高熱,加上不停的工作,真會讓人滿身大汗,相當耗體力。
但是老闆的動作仍然是既熟練又快速,一眨眼就完成一回合。
我們兩台相機,常常還來不及抓時間拍就已經結束了。
一拍再拍,好不容易才能稍稍捕捉到想要的畫面。
有時候老闆還刻意放慢動作,好讓我們拍照。
這當中他還能找空檔解說或聊天,真是有效率,當然我們也獲益多多。
老闆說,整個廟口賣鐤邊趖的店當中(其實就兩家…),就只有他們的店有大灶和鐤,也只有他們是實際上仍用大鐤在人工製作。
說著說著,他拿了一小塊現做的鐤邊趖給我們吃吃看。
我和丹尼爾一人拉一邊,打算直接掰成兩半。
誰知道竟然整個愈拉愈長,還拉不斷~~彈性非常好~~
吃起來很Q,微帶一點鹹味。
老闆說,米漿中有稍微加鹽,除了增添一點點味道,也可防腐壞。
等我們再回去吃我們的鐤邊趖和三明治,早已涼掉了。
而老闆則仍然繼續在大灶前工作。
看他揮汗反覆進行著這完全人工的步驟與過程,幾乎就像在完成手工藝術品一樣的專注與一心一意。
在這個許多事情都機器化的時代,「手工製作」漸漸式微,然而那種日復一日不斷的持續與堅持、用心,還有那熟練的技巧與手藝,都令人感動與懷念。
我心裡不禁希望:這鐤邊趖的小吃技藝能夠長久延續與相傳。
5 月底的基隆廟口食記【基隆市】廟口小吃
目前,台北 101、 SOGO 新館、美麗華、晶華城等多處百貨公司都有吳記鐤邊趖分店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