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戲台的樓上看下去,我喜歡眼前的綠樹與水光瀲豔。
水,總是使我著迷,不論它化身海、湖、潭、池、溪、河…總是流動不歇,幻化出各種面貌與水紋。
遠處的黃舉人宅靜靜佇立一隅,像一座遺世獨立的城堡、與世隔絕的桃花源,誘使人想去探訪。


河水中用石頭砌出圖案來。
這讓我想到澎湖的石滬,那是用來捕抓魚類的。
這是小型的石滬嗎?


到黃舉人宅要過橋,從橋上望過去,那優美弧度的橋下河水中,幾隻水鴨悠游自在,不停變化隊形。


小橋流水,頗有古意。


過橋之後,綠竹掩映傍流水。


曲徑通幽,延伸往何處祕境?


從河邊拾級而上,來到黃舉人宅。
這宅邸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,大費周章從宜蘭市區遷移過來,並加以整修,一切的努力是要保存這珍貴的歷史空間。


黃舉人宅的解說牌。
這中英文解說的內容可是不一樣的哩!其中大有玄機。
英文裡說,這宅邸建於西元1877年,是黃舉人的第四個老婆住的地方。
中文解說裡,對這第四個老婆的事情可是隻字未提唷!
到底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版本咧?
(哎呀,真八卦…)



黃舉人宅是個面水的三合院。



剛看到的時候,覺得有些失望,因為不少磚瓦等建材看起來都很新,並沒有太多古意盎然的古宅風味。
少了那種歷史與歲月所刻印的滄桑痕跡,似乎也就少了感動。
少了那種久遠的斑駁,好像無法去欣賞品味它的風霜與風光,無法想像它曾經擁有的記憶與愛戀。

幸好屋裡有位解說人員,她解釋說,因為建築有些部分損毀,所以經過專家修復或是重新製作。
她與我們談起這宅邸的歷史與特色,談起古人在建築與生活各方面的智慧,談起許多典故的由來。
例如說,為什麼妯娌在台語當中叫做「東西」,是因為各房要依照長幼順序分別住在東廂房與西廂房。
還有為什麼會說「東道主」、「作東」、「房東」等等,也都是因為方位而來,「東」方是主人的一方。
她還給我們看對開的左右兩扇門,一邊是比較圓凸的,另一邊則有凹陷的槽溝,這樣兩邊相合才能夠關上門。這則是陰陽的概念表現。
她解說的內容很詳盡也很精采。包括這宅邸在遷移之前經過妥善規劃與配合,所以前有河水環抱,還有左青龍右白虎等相關的考量與設計等等。
(她解說得清楚詳細,以上若有紀錄錯誤,是我的問題…)

據說宅邸後面還有步道,很值得走一走。
可惜我們礙於時間和天雨,沒有能夠去走走。


這窗子的造型和兩扇窗板很有意思。
這裡有很多不同的窗子,可惜光線不夠亮、時間有限,沒辦法好好拍出來。


屋子裡擺設了許多古物或仿製品,以便重現昔日情境,可以讓人遙想當年。
甚至連當年的作弊小抄都有,寫得密密麻麻。即使時空變遷,某些人性還是共通的。



這些精雕細琢的工藝,都是心血結晶,令人讚嘆那巧手天工。




颱風的雨勢時大時小,間歇性發作。
陣仗大的時候,雨水像是整桶整桶的傾倒下來,形成遮擋視線的雨簾。

在傳藝中心消磨了四、五個小時,仍然意猶未盡。整個中心還沒有走透,許多精采的內容還來不及看。
不過聖帕颱風正待大展身手,我想還是不要太晚踏上歸程,以免路途受困在風雨中。
而廣播中也宣布著四點提早下班。
下午三點,啟程返家,終於趕在暴風暴雨之前返抵家門。

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 ~

阿彌陀佛,善哉善哉,落落長的【颱風前宜蘭行】終於寫完了。

經過兩天休養生息,颱風也離開了,8月20日星期一,我們決定還是把剩下的三天假期用光,趁女兒開學前再玩幾天,反正先玩先贏。
所以,後面又還有三天兩夜的【颱風後宜蘭行】遊記…(喔!天啊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nice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